Thursday, January 31, 2013

得人如得鱼——耶稣召门徒之彼得篇

 
上回说到安得烈激动地告诉哥哥“我们找到弥赛亚了”。听到弟弟这么来一句,这个做哥哥的西门得亲自去看看。没想到,他这一看,得了个别名,叫彼得。更没想到,这个彼得后来成了耶稣十二使徒里的大师兄,并受主重托,牧养教会。再后来,在天主教里被奉为圣彼得,今天的欧洲,圣彼得大教堂还随处可见。新教里不提倡这个,但是,彼得为主做工的美好见证都一一记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里了,此外,还留下了两章彼得书信。谁曾想到这个叫彼得的西门原是一介渔夫呢。

彼得这个别名颇有深意。这得从亚兰语(Aramaic或作亚拉姆语)说起。亚兰语是当时的民间口语,有别于罗马帝国的官话希腊语和拉丁语。耶稣传道不打官腔,说的自然是亚兰话了。耶稣原是这样对彼得说的,“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,你要称为矶法(Kepha/Cepha)。”“矶法”就是亚语里是石头的意思,新约是用希腊语写的,这“矶法”译成希腊语就是 Petros,再译为英文是 Peter,译为中文是彼得。这儿有个小争议,天主教和新教有不同的理解。因为耶稣后来对彼得说了一句分量很重很重的话,“我告诉你,你是彼得(Kepha/Petros/Peter),我要在这磐石(Kepha/Petra/Rock)上建立我的教会,死亡的权势不能胜过它。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,你在地上捆绑的,在天上也被捆绑;你在地上释放的,在天上也被释放。”括号里的单词是我加的,依次来自亚兰语、希腊语和英语。在希腊语里,这个石头有阳性和阴性之分,于是Petros(阳性名词)给了石头彼得,Petra(女性名词)给了建立教会的磐石。如果彼得真是这块磐石,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天主教把彼得尊为第一任教皇,为什么后面的教皇们在中世纪的欧洲有那么大的权势——天堂的把门人啊!新教里自然有人反对,认为建立教会的磐石不是彼得这块石头,而是指耶稣自已,一说是指彼得的信心,但是总觉得有点牵强。问题的关键是,耶稣从来没说过,后面这些称为教皇的人是从彼得那儿承袭下来的。彼得握有天国的钥匙不等于其他人也可以配一把,管他是不是教皇。
好了,花了这么多功夫来吃透彼得这个名字,是想让大家看到,神在彼得身上的计划其实早就定下来了,彼得就是一个被神拣选的人,为神所用的器皿。我想,这也是耶稣第一眼看到彼得就为他改名的深意。但是,对彼得来说,还要走过很长的路,经历过很多的事,才能理解。
就新约来看,彼得这个人真是很可爱,性情直爽,口无遮拦,凡事都爱出头;在主的真道上往往毫无悟性,却又在圣灵感动下,偶有神来之笔;胆子不小,敢于跨出信心的第一步,却不能持久,信心真是来得快也去得快。就是这样一个人,蒙主呼召,蒙主造就,曾是顽石,终为磐石。这一转变真不容易,为此,主耶稣三次呼召彼得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彼得蒙召的故事。
彼得和耶稣的初次接触就只有改名这一事,记在了约翰福音里。之后,彼得是不是就跟随了耶稣,如果跟了,又跟了多久,我们就不得而知了。因为随后耶稣又周游各地,四处传道,并没具体提到门徒的名字。过了一段时间,耶稣来到加利利海边,就是靠近彼得兄弟所住的地方。在这里,耶稣看到了正在打鱼的彼得和安得烈,以及正在整理鱼网的雅各和约翰两兄弟——渔夫四人组。耶稣呼召他们,说“来跟从我,我要让你们做得人的渔夫”。于是,哥几个立刻撇下网,离了船,跟了耶稣。对彼得来说,这是主的第一次呼召,这事记在了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里。
很可能,彼得还没准备好一心一意地跟随主。他有跟随主的信心,一喊就来;但是呢,信心不能持久,过两天就开小号了,不来了,回去打鱼了,脑袋里面想的总是得鱼得鱼,而不是得人。彼得还需要更多的试炼去经历神。或许正是这个原因,耶稣从会堂讲道出来,就和雅各、约翰径直去了彼得家。正好看到彼得岳母生病发烧,“耶稣站在她旁边,斥责那热病,热就退了;她立刻起身服事他们”。全城的人一听耶稣到了彼得家,都聚了过来,有的要治病,有的要赶鬼,有的要听道,有的看热闹。耶稣就这样现场办公,忙到天黑,当晚,很可能就住在彼得家了。一直没有提到彼得,直到第二天凌晨,天还没亮,耶稣独自去郊外祷告时,彼得出现了。原来,他带了一群人来找耶稣,大概是有点急了,见面就说,“大家都在找你呢!”听起来就象是,“这人,怎么说走就走呢!也不打声招呼。”搞得耶稣赶紧解释,“你看,我还得到别的地方去传道,因为我就是为这事来的。”于是耶稣继续往犹太的各会堂去传道,彼得带着哥几个继续打鱼。
这才有了彼得的第二次蒙召,记在了路加福音里。也是在加利利海边,也是这渔夫四人组,却是一个很戏剧化的场景。一开始,是这哥几个整晚打鱼,一无所获,天亮了,收工了,洗网去了,留下两只空船停在岸边。不巧,耶稣正好来这海边讲道,来听道的人非常多,估计快把耶稣挤到水里去了。耶稣就上了彼得的那一只船,请他撑开,离岸不远,就坐下,从船上教导众人。你想想,彼得就坐在耶稣身旁,众目睽睽,可能还得不时回答一两个互动式问题。而这个彼得,原本就不是赶这儿来听道的,鱼没打到,正郁闷着呢!好了,耶稣讲完了,就让彼得把船开到水深的地方,下网打鱼。想想网都洗了,彼得似乎有点勉强,说“主啊,我们整夜劳苦,毫无所得,不过,我愿照你的话下网。”这一网下去,竟圈住了很多鱼,以至网都要被撕裂了。于是哥几个赶紧来帮助,把鱼装满了两船,甚至船都要下沉。我想,这彼得要笑得合不拢嘴了。谁知,彼得看见这情景,就俯伏在耶稣膝前,说“主啊,离开我,因为我是个罪人”。其他几个也都十分惊骇。我想,此时此刻,这渔夫四人组看到不仅仅一个奇迹,更是神的大能,还有自己的软弱。耶稣趁热打铁,再次呼召彼得,“从今以后,你要作得人的渔夫了”。想想彼得该是怎样的心境,刚才的讲道还在耳边回响,眼前鱼儿满船蹦跳,岸上是人群攒动,身临其境的彼得是否领悟了得人如得鱼的道理。终于,这渔夫四人组“把两只船拢了岸,撇下一切,跟从了耶稣。” 这撇下一切不容易啊,哥几个真的再没回去打鱼了,直到……。
直到耶稣从死里复活后,第三次呼召彼得!原来,这边耶稣刚刚为全人类的罪上十字架受难,那边厢彼得又带头回去打鱼。一伙人也是整夜劳苦,毫无所得。直到清晨,耶稣在岸边向他们显现,既没教训也没有斥责,只是关切地问,“孩子们,打到鱼没有?” 因为隔得远,大家不知道是他,就回答:“没有。”于是,耶稣说,“把网撒在船的右边,就可以得着。” 撒就撒呗,可这一网下去就拉不上来,因为鱼太多。此刻,他们才猛然意识到这是主耶稣。你看看彼得的反应,他“一听见是主,就立刻束上外衣(因为他当时赤着身子),纵身跳进海里。”羞愧呀,无颜见主面!这时,耶稣已经预备好了早饭,招呼大家过来吃。在这之前,在耶稣受难时,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,此时,耶稣要三次问彼得“你爱我吗”,三次嘱托彼得“你要牧我的羊”,并预言彼得将来要为主殉道,荣耀神。最后,耶稣对彼得说,“你跟从我吧”——这是彼得的第三次蒙召。
之后耶稣被接升天,五旬节很快就到了,也就是耶稣复活后的第五十天。这一天,圣灵降临。这一天,彼得第一次讲道为耶稣作见证。这一天,有三千人接受了彼得的话并受了洗。这一天,教会成立。得人如得鱼的彼得来了!
耶稣说“不是你们拣选了我,是我拣选了你们”(约 15:16);又说,人子来,为要寻找,拯救失丧的人”(路 1910)究竟是人在找神呢,还是神在找人呢?彼得蒙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