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December 18, 2012

八福札记


耶稣说,这福音要传给万民听,又说,神拣选谁自有他的旨意。听了福音和被拣选还有点不一样。对那些被拣选的人来说,福音乃是真正的福音。那么,哪些人会被拣选,哪些人会因之得福呢?圣经里到处都有答案。最为人引颂的要算“八福”了。耶稣说,福音是特别为这八类人预备的。
八福又叫登山宝训,记在马太福音里。英语里有一个专门的单词,统称为Beatitudes,这是从拉丁文来的,意思是超幸福。这八福可读为“好幸福啊,什么什么样的人”。中国人现在都在讲幸福感,还有幸福指数什么的。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,早在两千年前,耶稣就向我们揭示了幸福的意义。八福有不同的汉译本,这里参考冯象先生的译法,自已又擅自改动不少,旨在抛砖引玉。
福哉,灵里清贫的人,因为天国属于他们。
福哉,忧心哀痛的人,因为他们必得安慰。
福哉,温良恭顺的人,因为他们必继承土地。
福哉,饥渴慕义的人,因为他们必得成全。
福哉,怜悯仁爱的人,因为他们必蒙垂怜。
福哉,缔造和平的人,因为他们要称为上帝的孩子。
福哉,为义受迫的人,因为天国属于他们。
八福博大精深,触及人类的一切躁动和无奈。关于八福的释经和见证汗牛充栋,经常能够读到很多极有灵性的文章,听到很多造就人话。作者把这些读到的听到的,并结合自己对中国社会的反思一并记在下面,希望能为福音朋友提供一点参考。
首先得到祝福的是那些灵里清贫的人,灵里清贫在几个通行的英语版里都译为Poor in Spirit,在汉语里好象没有现成的词,各个译本各有千秋,有“虚心”(合和本),“心灵贫乏”(新译本),“灵里贫穷”(恢复本),“苦灵”(冯象本),等等。其实三两个字很难传达深意,这里姑且译为灵里清贫。
那么,谁是灵里清贫的人呢?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反例,阿Q。鲁迅说阿Q这个人啊,既自尊又自负,“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”。阿Q显然不是灵里清贫的人了,赵太爷钱大人们也不象,我怀疑整个未庄就找不出来半个。因为圣经告诉我们,灵里的清贫不仅仅是不自夸,不自负,不自以为是,还有更深层的意思,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罪,对义的亏缺,意识到自己的软弱,需要来自上帝的恩典和正义。正如保罗自言“我愿意行的善,我没有去行;我不愿意作的恶,我倒去作了……我这个人真是苦啊!谁能救我脱离这使我死亡的身体呢?”(罗 724)灵里清贫的人,保罗算一个。新约里还可以举几个这样的正反例子。一次是耶稣向那些自恃为义、轻视别人的人,讲了个比喻:“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,一个是法利赛人,一个是税吏。法利赛人站着,祷告给自己听,这样说:‘神啊,我感谢你,我不像别人,勒索、不义、奸淫,也不像这个税吏。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,我的一切收入都奉献十分之一。’税吏却远远站着,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只捶着胸说:‘神啊,可怜我这个罪人!”耶稣说“我告诉你们,这个人回去,比那个倒算为义了。因为高抬自己的,必要降卑;自己谦卑的,必要升高。”(路 18
鲁迅那个时代,中国人被称为“东亚病夫”,可是鲁迅认为,中国人最需要拯救的还不是他们的身体,而是他们的灵魂。正是弃医从文,我们才有了《阿Q正传》,有了对国民性格的深刻解剖。可是,鲁迅拯救了中国人的灵魂吗?似乎没有。在鲁迅被奉为圣人的年代,也是中国阶级斗争风声鹤唳的年代,是思想被禁锢、精神被扭曲的年代。那一段时间,出了很多自以为掌握了真理,掌握了人类历史规律的人,很多拜偶像和被当作偶像来拜的人,很多斗倒别人然后自己再被斗倒的人,还有很多在一波波运动中喊一嗓子立马同去的人。未庄的男女老少似乎都只是换了个马甲。灵里清贫、认罪悔改的人依然很少。那旷野中的呼唤还在等待回音,“你们要悔改,因为天国近了!”
第二福与第一福紧接,有了灵里的清贫,才有了内心的哀痛。这哀痛不是因为股市套牢,工作不顺,身体有疾,房价飙升,与时不进……而是因为没有去行该行的善,却作了本不愿意作的恶,想要摆脱诱惑,却因为软弱,常在罪中,才有了保罗的哀痛,“我这个人真是苦啊!”中国人信命,遇到不顺,也会哀痛,也会说“我这个人真是命苦啊!”可是这多了一字,意境就不同了。保罗的哀痛重在忏悔,有圣灵的感动,后一个哀痛呢,是报怨命运不公,老天不长眼,自己该拿到的没有拿到。“依照神的意思而有的忧伤,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悔改,以致得救;世俗的忧伤却会招致死亡。”(林后 710)忏悔的忧伤会得到安慰,会有喜乐和平安,因为有天父在垂听,有圣灵在做工。正如耶稣代我们祷告的那样“我们在天上的父……求你不叫我们陷入诱惑,反救我们脱离罪恶。”(太 613)因信得救,因信蒙恩。
说到哀痛者得安慰,那么宗教岂不是精神的鸦片?这正是马克思的idea。虽然出生于一个犹太拉比的家庭,并在六岁时随父母受了新教的洗礼,马克思对这教那教并没有什么兴趣,也没准备花心思去讨论它们。在他的浩卷中,只那么三两句,都集中在一篇导言的最前面,然后马克思很快转移话题,用哲学行话反思起了德国的国家制度,为德国在欧洲的崛起献计献策。我们能够读到的马氏宗教观就这么些,但是我们通常记不住这么多,官方的钦定版只八个字就够了,“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”。接下来,就是理论工作者们的任务了——解读,于是,我们就读到了这样的句式——宗教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。被统治被压迫肯定不爽,宗教信仰又是虚的,怎么办?马克思早就准备好了一个不同的福音,无产阶级政党代替了神,共产主义代替了天国。这福音在前苏联开花结果,如今已是过眼烟云。回头看看,这些社会试验品无一例外地走向集权专制、个人崇拜、新闻审查,这是马克思没料到的吧。
第三福说的是温良恭顺的人(the meek)。这里有一个比喻,在古希腊文(新约原文)里,指的是被驯服的马,大家对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想必还有点印象,我这个小镇上养马驯马的人也不少。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关于一匹良驹同主人出生入死的故事。被驯服的马把自己的禀赋和能力交在主人的手中,服从主人的意志。同样,顺服上帝的人发挥自己的禀赋和能力,行上帝的旨意,彰显上帝的荣耀。这样的人必是为神合用的仆人,兼有谦卑、忍耐、节制和忠心的品质。耶稣说,他们将会继承土地——这可不是炒房地产或者对某个小岛宣布主权。“继承土地”在旧约时代其实就是与上帝立约的意思,比如,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,“从你所在的地方,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,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,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,直到永远。”(创1314-15)耶稣以此借指与主立新约,凡信他的人,将来进入新天新地,得着神永远的产业。
说到温良恭顺,还有一层意思,很多人不太理解。保罗告诫我们,顺服在天的旨意,也是顺服在世的权威,“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,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”,“政府的权柄,人人都应当服从。”(罗马书13:1-7)保罗那会儿,初代教会正在艰难兴起,受到犹太首领和罗马执政者的双重打压,保罗和十二使徒(除约翰外)都以殉道而终。保罗能够说出这样的话,定有他的深意。首先,保罗明确地说“执政的不是要使行善的惧怕,而是要使作恶的惧怕。你想不怕掌权的吗?只要行善,就会得到称赞。”“顺服掌权者不是因为惧怕刑罚,而是本乎良心”。可见,如果合神心意,本乎良心,就顺从人——这应是保罗的本意吧。但是,还有另一个不同的策略。如果在神的事工上,不合神心意,则顺从神。这在使徒行传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。当时,以色列的的掌权者们不许奉耶稣的名传道,彼得和众使徒回答“顺从神,不顺从人,是应当的!”(使529)。这并不是要我们与掌权者争权夺利,取而代之。在这一点上,耶稣有句名言“凯撒的归凯撒,上帝的归上帝”——在属世的事务上服从在世权威;在属神的事工上遵循神的旨意。这有点非暴力运动的意思,对掌权者所行的不义,不共谋也不暴力抗拒。正如保罗的劝导,“亲爱的啊,不要为自己伸冤,宁可等候主的忿怒,因为经上记着,主说‘申冤在我,我必报应’”(罗 1219),又说,“你们不可为恶所胜,反应以善胜恶。”(罗 1221)看看保罗自己的经历——受着无数的迫害,同时带领无数的人信主。温良恭顺、合主心意的仆人,保罗算一个。初代教会之后约三百年,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,自己也在临终前受洗成为基督徒,这自然是后话了。
做一个温良恭顺的人在中国更有特别的意义。咱自古以来就人多地少,竞争意识、危机意识从土地泛化到一切可争夺的东西,只要抓得到的,一定要抓到手,越多越有安全感。在当前这个社会,到处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,人的控制欲、占有欲更是被不断地放大,功利主义、利己主义盛行。不少人都奉行“人善被人欺,马善被人骑”。温良恭顺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很陌生的品质。那么,谁会成为继承土地的人呢,谁会重新与神立约呢?
第四福给了慕义的人,可我们中国人讲得更多的是德而不是义(righteousness)。这得从孔子说起,一天,子曰“完了完了,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”。其实孔子说这话时自己也是当事人,人家卫灵公出行,与夫人南子同车,走在车队最前面,接受百姓的欢呼,排在第二的就是孔子坐的车,待遇不错了。但是孔子很不满很落寞,觉得这些欢呼都是冲着美人南子去的,自己成了电灯泡。这么一分析,让人觉得他说这话时酸溜溜的。可是,百姓冲着孔子欢呼就是好德吗,孔子是道德的标准吗?我们时不时的重返儒家,找点现在还能用的东西,盼着以德服人,以德治国,却发现时过境迁,道德已非。因为道德是一个社会伦理,是“与时俱进”的。而义呢,是一个绝对的标准,是来自于神,是行在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,是不变的,因为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。
如果没有救恩,就“没有义人,连一个也没有。”(罗 310)耶稣才会说,“我来不是要召义人,而是要召罪人,使得悔改”(可 217)。蒙召的罪人,也是蒙召的慕义者。我们说求仁得仁,求义得义,但是忘了追问这个义从哪里来。很有意思,古字的義正好暗示了答案——上面是羔羊下面是我,向神献上羔羊代罪,求神不计我的过犯。新约告诉我们,正是耶稣把自己做为羔羊献上,代我们赎罪,大家才有了因信称义的机会。“因为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神的荣耀;如今却蒙神的恩典,因基督耶稣的救赎,就白白的称义。”(罗322-24)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,因为求义得义,必得成全,必得饱足。正如耶稣所言,“我就是生命的食物,到我这里来的,必定不饿;信我的,永远不渴。”(约 635
第五福讲到怜悯仁爱,这不是要我们大慈大悲吗?与一切众生乐,拔一切众生苦。佛陀不正是以此得道,悟出了一个因缘聚会,流转轮回的世界?在这里,拿撒勒人耶稣碰到了释迦族王子乔达摩。这个王子不简单,放弃王宫的享乐,离家苦行,求解脱生死之道,终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,后尊称为释迦牟尼(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)或佛陀。修行得道是释迦牟尼时期古印度宗教信仰的一个主题,由此衍生了如万花筒般的宗教派别,佛教成了其中一支,后又分出诸多的宗派。可是墙里开花墙外香,在释迦牟尼快被印度人忘记的时候,他在东方找到了稳定的追随者。修行得道这个主题没变,行善积德是践行之法。佛教宣传自己的爱更加广泛,遍及一切众生,包括小猫小狗,花花草草——可能一只小不起眼的小花猫正是哪位祖先的转世呢。就关爱的范围来说,佛主得分;行一善,积一德,施主也得分。当然,如果前世造孽太多,修了一辈子,死前一结账,果效还是负。
那么,耶稣会不会也跟咱们加点分呢?可能性不大,因为在耶稣看来,这是你应该做的。不仅如此,“人若知道行善,却不去行,这就是他的罪了”(雅 417)。更为关键的问题是,只是行善是救不了你的!因为,“你们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着信。这并不是出于自己,乃是神所赐的;也不是出于行为,免得有人自夸。”行善只是因信得救的表现,是水到渠成的,“我们原是他的工作,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,为要叫我们行善,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”(28-10)
另一个重要区别是,在基督里,怜悯者得垂怜。这个“得垂怜”在佛陀的教导里是没有的。起慈悲心,是为了度众生苦,从而脱六道、证菩提——涅磐了,把自个儿修成菩萨了。没有垂怜者,因为没有一位至高的神。可是耶稣告诉我们,你要怜悯别人,是因你自己就是一个需要怜悯的人,一个陷于各种不义中的罪人,需要来自上帝的怜悯。你对别人的怜悯不仅仅是献爱心,更是同病相怜。因为薄情寡义人,决不会在上帝那里讨到好果子吃。耶稣打了比喻,说末世审判时,王要把这些人扔到“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”,王说:“因为我饿了,你们没有给我吃;我渴了,你们没有给我喝;我作旅客,你们没有接待我;我赤身露体,你们没有给我衣服穿;我病了,我在监里,你们没有看顾我。”这些人就回答:“主啊,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、渴了、作旅客、赤身露体、病了,或在监里,却没有服事你呢?”王要回答他们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这些事你们既然没有作在我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,就是没有作在我的身上。”(太 2531-46)大家掂量一下这话的分量吧,你有没有作在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?
怜悯仁爱,还有宽容饶恕的意思。也就是不要去打落水狗,即使它曾经咬过你。原谅别人对自己的冒犯,一如上帝原谅了你我的对他的冒犯,因为上帝“不愿有一人沉沦,却愿人人都悔改。”(彼后 39)否则,上帝很生气,后果很严重,这是耶稣说的,“如果你们各人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,我的天父也必这样待你们。”(太 1835
第六福是给那些心地纯洁的人。这一点,咱们的第五代领导人早就注意到了。以前要保鲜,现在要保纯,保持党的纯洁性。怎么个纯法呢,说简单点,就是要在诱惑面前要经得起考验,不腐不败,往那儿一站呀,得,一身正气。这个纯度要求够高了吧,但是怎么个保法,就没下文了。我们来听听耶稣怎么说的。耶稣的话一开始都不怎么中听,他说,你们要保持纯洁呀,都假定它原来是纯洁的。事实上,它原本是污秽的,“从人的心里,发出恶念、淫乱、偷盗、凶杀、奸淫、贪心、邪恶、诡诈、放荡、嫉妒、毁谤、骄傲、愚妄;这一切恶事,是从人里面出来的,都能使人污秽。”(可720)这些私心杂念如影随形,你有,我有,全都有。动一动这些杂念,你就落入罪中。这可是一个很高的标准,比如,耶稣警告我们,“凡是向弟兄发恕的,必被判罪”(太5:22),“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,心里已经犯了奸淫”(太5:27-28)。
这样看来,这一福分我们好多人都得不到了。有谁能做到心地纯洁、没有诡诈呢?有,他的名字叫拿但业。拿但业的故事记在约翰福音里(约 143-51)。当是时,耶稣开始传道,正呼召门徒。拿但业是被腓力引到耶稣这儿来的,耶稣一看到拿但业就说,“看哪,这的确是个以色列人,他心里没有诡诈。”又说,“腓力还没有招呼你,你在无花果树下的时候,我就看见你了。” 为什么耶稣说看到拿但业在无花果树下呢?原来,无花果树枝叶繁茂,树下安静不被打扰,是以色列人默想祷告的好地方。拿但业那会正在树下给上帝说心里话呢,不巧心怀意念被耶稣一语点中,既惊讶又信服。于是才脱口而出,“拉比,你是神的儿子,你是以色列的王!”面对拿但业的惊叹,耶稣说:“因为我告诉你‘我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’,你就信了吗?你还要看见比这些更大的事。”又说:“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,你们要看见天开了,神的众使者在人子的身上,上去下来。” 拿但业就我们的榜样,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无花果树,在树下敞开内心,亲近神,就会得神眷顾,就会象拿但业一样看到更大的事。
第七福讲到缔造和平的人。人类有资格来谈论和平吗?第一宗谋杀就发生在亚当夏娃的老大和老二之间,一下子,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就没了。其后更是杀戮不断,杀人的手段和规模不断提高。直到近代,诺贝尔倒腾炸药赚了第一桶金,也给世人设了个和平奖。和平奖每年都在派发,人与人争斗也每年都在上演,人心的败坏,还有比这更直接的证明吗。
人与人为敌的背后,是人与神为敌。人的堕落败坏乃是世人背离了上帝的心意,同神隔绝了。一开始,上帝想的办法是“把我创造的人,从地上消灭;无论是人或牲畜,是昆虫或是天空的飞鸟,我都要消灭,因为我后悔造了他们。”(创 67)只留下挪亚一家,因为挪亚在神眼里是个义人。于是就有了大洪水、挪亚方舟、和衔着橄榄枝的鸽子——象征和平。上帝还与挪亚立约,“凡有生命的必不再被洪水除灭,再没有洪水来毁灭大地了。”(创 911)可这事情还没完,义人挪亚的后代照样堕落败坏,无可救药。看来大洪水不管用,于是上帝抛出B计划,呼召亚伯拉罕,这时大概是在中国夏朝——一个真实性尚有争议的朝代——的某个时候。上帝说“我必使你成为大国,赐福给你,……地上的万族,都必因你得福”(创 122-3)。亚伯拉罕生以撒,以撒生雅各,神为雅各改名,叫以色列,这才有了被神拣选的以色列人。上帝为以色列人做了很多事,都记在旧约里了。以色列人同神貌合神离、恩恩怨怨,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总是不能完全兑现。直到公元零年,上帝认为是执行C计划的时候了。这一年,一个婴儿生在大卫的城伯利恒的一个马槽里,他的名字叫耶稣,是天使起的。耶稣给世人带来了和平,这里直接引用保罗的话了。“神乐意使所有的丰盛都住在爱子里面,并且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,使万有——无论是地上天上的——都借着他与神和好了。虽然你们从前也是和神隔绝,心思上与他为敌,行为邪恶,但现今神在爱子的肉身上,借着他的死,使你们与神和好了,为了要把你们这些圣洁、无瑕疵、无可指摘的人,呈献在他面前。”(西 119-20)这就是福音!十字架上的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,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临到了所有的人。借着这福音,人与神不再为敌;借着这福音,我们“得以同为后嗣,同为一体,同蒙应许”(弗 36)。缔造和平的人是与神和好的人,是乐传福音的人,因为他们要称为上帝的孩子——与基督同为后嗣。
耶稣把最后一福留给为义受迫的人。世上无辜受迫的人多,为义受迫的人却少。谁算得上呢?大家多读读四福音书就知道了,这四本书讲的都是同一个人的故事,他来到这个世上,是要为人赎罪,借着十字架的宝血,让一切信他的,白白称义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——这个人就是耶稣。耶稣要门徒跟随他,效法他,并说“人若因我辱骂你们,逼迫你们,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,你们就有福了!应当欢喜快乐,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。(马 511-12
为义受迫还欢喜快乐,保罗就有一个美好的见证(使 1616-34)。一次,保罗和他的同工西拉在罗马的腓立比城传福音,被抓起来棍打,下监,两脚上了木狗。谁能想到,“约在半夜,保罗和西拉祷告,唱诗赞美神,众囚犯也侧耳而听!更奇妙的是,神迹出现,大地震动,监门锁链全打开。狱吏以为囚犯跑了,吓得要自杀,还好被保罗喝住。接下来的事就更有意思了,狱吏求问得救的法子,保罗和西拉说“当信主耶稣,你和你一家人都必定得救”;并“把主的道,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。就在当夜的那个时候,狱吏领他们去洗伤,狱吏和他家人都受了洗,就带他们到家里,摆上饭食,他和全家因信了神就大大喜乐。这还是保罗第二次宣教时的事了,腓力比是他踏上欧洲的第一个城市,此后,主的道传遍了。大概十五年后,六十来岁的保罗被定死罪,囚于罗马,他在殉道前写下最后一封书信,是给他在主里的儿子提摩太的,里面有这样的话,“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”(提后 47)。
保罗是这样,耶稣的其他门徒也是这样。自从耶稣从死里复活并被天使接走后,他的门徒背起他的十字架,跟随他,效法他,放胆传讲天国的福音,最后大都为主殉道。耶稣说天国是属于他们的,正好与第一福呼应。原来,这八福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天国的事呀!
Reference: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